光影35年五张照片见证生活的变迁
拍摄于年的李明廉夫妇的结婚照,是当时的奢侈品。记者刘净伶翻拍
时光不会停留,但照片镌刻时光。在模糊的记忆里,总有几张老照片铭记难忘时刻,见证跌宕历史。
8月29日,原桂林市齿轮厂退休高级工程师李明廉和妻子黄菊英坐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翻看一张张老照片。
回忆被拉回30多年前,和老婆孩子蜗居在青年工人宿舍的李明廉,最想走出这间14平方米的“窝”,有间带厕所的房子……
而今,李明廉的生活已远超于当年的渴望。他说欣欣向荣的背后,离不开机遇和拼搏。
五张照片见证35年历史
8月29日中午,70岁的李明廉和他的63岁妻子黄菊英拿出照片仔细翻看着。
他们反复端详的是他们的结婚照。
一扇落地窗上贴着大大的“喜”字。黄菊英穿着白婚纱,戴着白纱巾,捧着花束站在李明廉身边,露出甜蜜微笑。消瘦的李明廉戴着黑框眼镜,穿着笔挺西装,嘴唇抿成一条线,表情有些严肃。
这张照片拍摄于35年前,是当时一笔非常奢侈的消费。当时冲印出来的2张彩色照片和一张黑白照片,一共花了李明廉夫妇80元钱,而这是他们两个人加起来一个月的收入。
“钱是我们一点一点攒的,拍完婚纱照,我们的积蓄就没了。不过我觉得挺值的,因为我的心愿就是想要个家。”李明廉说着,又拿出一张照片。
这是一张3人合照。它背景有些凌乱,三四根晾衣绳捆在窗户上,几件衣服则随意搭在绳子上,但照片里的李明廉和黄菊英却笑得很开心。
妻子黄菊英的发型变成了齐肩中长发,烫着卷刘海和发尾。她的身材比结婚的时候明显胖了,穿着毛衣和棉背心。身边的李明廉看上去也胖了,穿着花毛衣,留着小胡子。夫妻俩笑意写在脸上,共同用手抱着一个胖娃娃。
照片拍摄于年9月,当时妻子黄菊英刚坐完月子,是在他们的“家”———只有14平方米的青年工人宿舍前照的这张相片。他们怀里抱着的,是他们的儿子。
那段生活算是李明廉夫妇最为艰苦的日子,不过后来,他们搬家了。
一张拍摄于年春节的照片里,李明廉夫妇家的背景明显可以看出是换了新房子。夫妇俩穿着西装站在后排。而当初那个表情呆呆的胖娃娃,已经长得乖巧俊俏,懂得对着镜头笑了。他的身边还多了两位老人,是黄菊英的父母。
年9月,李明廉和黄菊英抱儿子在青年工人宿舍门口合照。记者刘净伶翻拍
那一年,当上工程师的李明廉分配到了24平方米的单位集资房,有了独立的厕所。他把妻子黄菊英的父母从南宁请到桂林一起过春节。
时光一晃而过,这期间李明廉又搬了几次家,孩子也慢慢长大。年,在送孩子到南宁上学的时候,夫妻俩和孩子以及黄菊英的母亲一起在餐厅合影。照片里的小孩已经长成了大小伙,搂着外婆拍照。
年,黄菊英的母亲过94岁生日,李明廉一家再次来到南宁和老人合影。虽然李明廉的头发全白了,但一家人团聚的幸福感透过照片传了出来。李明廉和妻子望着手里的照片思绪良久,感叹说:“时间真是过得太快了!”
居住环境体现生活巨变
李明廉出生在资源县的一个小镇上。9岁时,他父母去世,被送到了资源县孤儿院。在那里,李明廉受到了照顾和教育。但从小总是一个人生活,李明廉心里一直想有个家。
高中毕业后,李明廉来到原桂林市齿轮厂工作,后被单位推荐上大学,毕业后再次回到原单位工作。
青年时期的李明廉对自己要求很高,总想着先有所作为再成家,结果到了30岁,也没想过找对象,是典型的“剩男”。
年,31岁的李明廉和黄菊英在桂林开往南宁的大巴上相遇。李明廉对黄菊英一见钟情,用了4年时间,才把原本在南宁工作的黄菊英追到手。
“年9月,我们结婚了。”李明廉说,“但那时候我们太穷了,连个像样的家都没有。”
李明廉没有家人,自然也没有房子。刚结婚时,他还住单位宿舍。黄菊英则因为工作关系,在南宁和桂林两地来回奔波,直到生下孩子,才调到桂林工作。
一家三口,搬进了只有14平方米的青年工人宿舍,上厕所和洗漱都要到外面的公厕解决。他们在那里“蜗居”了6年。
当时,刚出月子的黄菊英和李明廉,抱着孩子想站在宿舍门口合影,都选不到好的角度。“周围的房子都太破旧了,怎么拍都是乱糟糟的。”李明廉说。
在此期间,黄菊英的父母虽然知道他们结婚了,但从来没来家里考察过。李明廉和黄菊英怕他们担心,总是告诉他们:“我们很好。”
年,李明廉搬入了24平方米的单位集资房。有独立房间和厕所,再也不用跟人抢厕所了,他才稍微有底气把岳父岳母从南宁请来过春节,一家5口人在房间的客厅拍下了照片作为纪念。
照片定格了一家人对着镜头笑的时刻,但是镜头外,是黄菊英母亲看到女儿居住环境后的眼泪。她握住黄菊英的手说:“你们怎么住在这啊?”
黄菊英父母离开时,李明廉向他们保证:“爸、妈,国家在发展,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其实现在已经在变好了。”
年春节,晋升为工程师的李明廉第一次邀请妻子的父母来桂林过年,他们在24平方米的单位集资房合影留念。记者刘净伶翻拍
送孩子到南宁上大学的时候,李明廉夫妇及儿子在南宁和黄菊英母亲合影。记者刘净伶翻拍
年,黄菊英的母亲94岁生日。李明廉一家到南宁与家族成员合影(第二排左一、左二分别为李明廉、黄菊英)。(黄菊英供图)
后来,李明廉评上了高级工程师,他们一家三口搬进了70多平方米的单位集资房。这时候,李明廉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妻子下海经商了,家庭收入变多,可以定期到桂林周边游玩了。
如今,李明廉已经退休。他们第4次搬家,搬进了原齿轮厂分配给高级工程师的多平方米的大套间。李明廉兑现了对黄菊英父母的承诺:生活会越来越好。
李明廉把这都归功于国家给予的机遇以及妻子黄菊英的帮助,“其实我们都只是努力奋斗的普通人罢了。”
收入增加 生活欣欣向荣
和李明廉一样,黄菊英也有一段巨变的逆袭。看上去斯文的她,有颗有主见又能吃苦的心。
“刚结婚的时候,我们的工资加起来只有80元钱,一家三口一个月吃饭约要20元,再加上扯布料做衣服等等花销,家里比较难攒下钱。”黄菊英说。
年左右,黄菊英所在的单位迎来下岗潮。当时大家都不愿意离开原岗位,只有黄菊英果断选择下海经商。
她用元钱当做启动资金,买布料做中山装、手套等,拿到阳桥摆地摊。
黄菊英晚上做工,白天摆摊。几个月下来,人瘦了一大圈。但她发现挣的钱却比在原单位多很多,每个月有多块钱,收入已经和工程师李明廉差不多了。
收入的增加,让家庭的存款也慢慢多了起来。后来,黄菊英又在中心广场小香港地下商业街租了个铺面,经营服装生意。黄菊英一个人管进货、看店、卖货,年收入有1万多元,好的时候甚至有2万多元。
生活好了,李明廉和黄菊英会定期带着孩子到桂林周边采风、旅游,两口子为了生活紧绷的神经也放下了。儿子上大学后,两口子的足迹已经遍布我国大江南北。
3年前,黄菊英选择不再经商,在家颐养天年。
坐在宽敞明亮的客厅,夫妻俩合上影集,收起老照片。
“奋斗了大半辈子,我们过的也是很多普通人家的生活。但年轻时的我们,是远远想像不到现在的生活的。”李明廉说,现在,儿子已经30多岁了,也有份不错的工作。他们就想再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打算出国游,更好地感受飞速发展的世界。
记者刘净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