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曦
“无人机测绘是新兴行业,之前只有技术认证而没有职业认证,按照传统行业评审政策,评上职称并不容易。”拿到高级工程师职称证书整一年的高琦十分感慨。
作为天津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圣公司)航空测绘部负责人,高琦告诉记者,在天津市创新职称评审标准中,公司董事长签署的《业绩证明函》可替代论文顺利通过审核,破格获得测绘航空摄影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而云圣公司也因此解决了“卡脖子”的资质问题,公司发展走上“快车道”。
为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解决天津市高科技创新创业企业(以下简称科创企业)研发人才精准评价问题,年起,天津市人社局深化人才评价制度改革,重点将科创企业研发人才纳入应用场景,开展“科创企业评职称”专项服务。
聚焦科创企业人才职称需求
“部分科创企业在创业之初不重视人才培养,导致研发团队没有及时开展人才评价,因此企业无法展现真正的科研实力。”天津市人社局副局长郑巴音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年初,天津市人社局会同市金融局、滨海新区等部门通过调研发现,重点扶持的拟上市科创企业在科创板上市过程中普遍遇到了难题,即科创板上市的4个核心指标之一——企业要具有完善的研发人才体系。
对此,天津华建天恒传动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郑治国深有体会。
“我们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研发生产大模数、高精度、重载荷的齿轮箱。”郑治国说,年底公司准备启动上市,尽管公司在高精重载行星传动技术方面拥有多项专利,研发实力比较强,但是科创企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比较难,因此研发人才体系建设成了公司发展的短板。
“科创企业迫切希望破解研发团队成员原始职称低、发表论文少,以及职称评审周期长等申报难题,期盼创新职称评价方式,对企业研发人才进行精准评价。”郑巴音说。
为帮科创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天津市人社局开展“科创企业评职称”专项服务,采取“按需申报、市区联动、一年多评、一企一评”的服务模式,根据天津市产业链特点,结合产业人才联盟需求和企业拟上市时间,对企业研发团队成员整体分专业、分层级进行一次性精准评价。
从年3月至今,天津市已为53家企业提供了“科创企业评职称”专项服务评审活动,集中在工程技术系列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10多个专业,共有人取得职称。
“两个一”创新职称评审标准
目前,部分科创企业人才体系的搭建受所处行业特点影响,正处在不断完善提升的阶段。“很多科创企业都是新兴产业,传统的职称评审标准不适合这些产业。”郑巴音说。
高琦从事的无人机测绘领域就属于这种情况。按传统评价标准申请测绘专业的高级职称,高琦由于没有职称、缺少论文等劣势,一直没有成功。而对云圣公司来说,没有这个专业的高级职称人才领衔,公司业务将不能快速拓展,这已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瓶颈。
为了解决云圣公司这样的“卡脖子”问题,天津市创新职称评审标准,采取代表性成果“一票决定”,坚持以业绩论英雄。
“这个标准着重评价申报人的创新能力、质量、实效和贡献,对论文、职称外语等不做限制性要求,对代表性成果可以‘一票决定’。”郑巴音介绍,申报人可凭企业自主认定的专利、项目、案例、研究报告、试制总结、工作方案、设计文件及董事长签署的《业绩证明函》等成果形式替代论文。
新的职称评审标准还采取“一单举荐”,坚持“谁用人,谁评价”。按照科创企业研发人才在研发团队(项目)中的角色和贡献,打破人才现有职称、学历、帽子、论文、奖项等限制。团队技术带头人可推荐正高级职称,团队骨干可推荐副高级职称,团队成员可推荐中级职称。
云圣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潘晶表示,去年公司共有35名优秀员工和高琦一起破格评定了职称,包括高级以上16人,员工们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同时通过实施职称精准评价,为企业研发团队搭建起层级分明、结构合理的技术人才梯队,助力科创企业加速产品研发、迭代升级。
“我们开展‘科创企业评职称’专项服务,就是通过职称评价激发每一位人才的活力,从而推动一家企业的成长,最终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形成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良好生态。”郑巴音说。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