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画家的画到底好不好,那么肯定就是看这幅画带给人们什么样的感觉,在古代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画画的好,经常用“画中有诗”来形容,一个画家要有很高的文学修养,才能做到画中有诗的境界,特别是山水画,最容易让人感受到画中的诗情画意,今天我们要讲述的这幅画就是其中十分有代表的作品,它就是一副极富韵味的山水画,透过这幅画你就能清楚得感受到什么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了!
下面先让我们来看看这幅画:
《寒江独钓图》看到这样的一幅画让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不是柳宗元的一首诗: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整幅画中只有一个老翁在垂钓,没有人烟甚至连一只鸟都没有,看到这幅画就让人想起千古名诗,这是宋代马远的一幅山水画,马远是南宋时期最为有名的绘画大师,他的山水画成就最大,可以说是独树一帜,这和他字自小生活的欢迎脱不开关系,他出生在一个世代绘画的家族,从他的曾祖父开始,他们家就开始在北宋徽宗朝宣和画院待诏了,他们擅长绘画的方向不同,马远师承家人但是成就远高于家人,这和他勇于创新分不开关系!
《松泉高逸图》马远古人的画作一般篇幅都比较大,绘画的都十分细腻,所以现在的人想要了解以前的画,基本上都要依靠放大镜或者是显微镜,马远的这幅画只有一个老翁在垂钓,为什么会被世人称为是传世神作?还是让我们放大以后来看看吧!
放大20以后的《寒江独钓图》局部放大二十倍以后我们就可以看到在船的四周有着寥寥几笔的线条,就是这些线条勾勒出来的水纹才让我们知道老翁是立于江面之上,四周都是用来大量的空白,他并没有用大量的线条来表示水,但是我们却能感受到这滔滔的江水,看看只是在画船的是让船微微的倾斜,这幅画里的那只船,因为老翁独坐一遍,因此船尾微微的翘起,也正是突出了这是在江面上,船下就是滔滔江水!在想要表达在水面时,有虚有实,虚中生实,是作画时最高明的用法。
再让我们来看看放大四十倍以后的画面:
放大40倍的《寒江独钓图》局部从这幅放大40倍的《寒江独钓图》,我们甚至可以看到老人的表情,老人的身体微微向前倾斜,他的表情怡然自得,全然看不到因为萧条的景色带给他的影响,他的身心全都在鱼竿上在江中的鱼儿身上,另一个地方就是让众人惊呆的地方了,那就是他手中的鱼竿,他手中的鱼竿带着齿轮,没有想到在千年以前的古代,我们国家的垂钓技术就如此的发达了,只是在漫漫的时间长河中遗失了,如果不是马远的这幅画,我们还以为这种鱼竿是从国外引进过来的呢!
马远《踏歌图》这样细致的描述这样细腻的表达,被称为是传世神作真是一点也不多!不知道对此你们怎么看?欢迎和韩韩一起来讨论!
以上就是韩韩今天的文章,欢迎大家评论点赞,你们的支持就是韩韩创作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