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拉上窗帘
昨天(11月15日)成都民营“立巢航空博物馆”引进的SE.5a在志愿者帮助下组装完毕。SE.5是一战时期英国著名的双翼飞机,与“骆驼”齐名。年爆发的“一战”是首次有飞机参与的战争,SE.5由英国皇家飞机厂设计,六家制造商共生产了架。它的特点是速度快,英国飞行员对它的评价很高。
图:有人敢坐进去! 摄影:立巢航空博物馆
SE.5在研制初期并不顺利,两架原型机坠毁。生产了77架之后,发动机由马力的Hispano-Suiza8a更换为马力的Hispano-Suiza8b,飞机速度获得提升,型号升级为SE.5a。但这款发动机使用齿轮传动,偶尔会在飞行中“散架”。直到使用了WolseleyW4aViper发动机(同样是马力)后,才稳定下来。
图:五个基本仪表 摄影:立巢航空博物馆
SE.5a的重量约为磅,马力的活塞发动机可以驱动它爬升到英尺,最快速度可达到公里/小时。许多英联邦国家都使用过这种飞机,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和阿根廷等。美国在战争末期曾准备大量生产,但只生产了约60架战争就结束了。美国生产的SE.5飞机使用马力Wright-HispanoE发动机,叫做SE.5e.
图:成都立巢航空博物馆 摄:LaCurtain
民营的立巢航空博物馆位于成都市环球中心,曾被拉总称为“中国最努力的博物馆”。不断引进展品保持新意是博物馆生存之道,此次的SE.5a系博物馆自加拿大购买。昨天在卖方和志愿者们帮助下,这款远渡重洋的一战名机已完成组装,熠熠生辉伫立在国旗下。
图:熠熠生辉 摄影:立巢航空博物馆
因为年代久远,全球拥有SE.5真品的博物馆极少。拉总查询后发现,目前仅英国皇家空军博物馆(RAFMuseum)拥有一架SE.5a,在伦敦郊区的亨顿机场。此外美国国家空军博物馆也有一架SE.5e真品,这座博物馆在代顿市的莱特-派特森空军基地内。
图:SE.5e 网络图片
但全球军迷和航空爱好者不断地“复制”这款经典飞机。在爱尔兰、荷兰、法国和捷克等地,都有爱好者们手工打造的SE.5a。在现代化的今天造一架飞机也并不容易,这架飞机造了七年多,发动机也是手工完成的,图纸堪比教科书。
立巢航空博物馆花多少钱才从加拿大买回这架复制的SE.5a,拉总没有打问。但因为它由专业人士打造,所有部件和功能齐全,竟然还有飞行能力。也就是说,这不仅仅是一件展品,而是“真真正正”的飞机。如果管理部门同意的话,飞友们也许可以看到它在中国重上蓝天。
图:志愿者们在组装飞机 摄影:立巢航空博物馆
在中国“飞上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官员们怕出事,基本上不会冒任何风险。在长期压抑气氛中,我国的航空文化非常落后。偶尔能看到农民兄弟“土制飞机”的消息,但像欧美甚至捷克那样造一款像模像样可以飞翔的“复制机(replica)”,70多年来还未听闻。
图:航空文化待后生 摄影:立巢航空博物馆
令人欣慰的是昨天消息传出后,有位小学生放学后飞奔到现场参观。当时组装工作尚未完成,但从他认真的表情上,拉总看到了一丝希望。也许等他担任了大官之后,我国的航空工业和航空文化,能够赶上发达国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