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故事北京节后复工第一天中国青年网

或是职责所在,或是迫于生计,

疫情中,他们生活的齿轮已经开始运转

2月10日,北京复工的第一天。从地铁和各大商业、办公区的人流密集度来看,大部分企业仍未开始工作,城市还在沉寂之中。

据北京市卫健委,截至2月10日24时,北京市累计确诊病例例。其中出院48例,死亡3例,医院进行隔离治疗。

然而,还是有一部分人在复工首日走上了北京街头。中国新闻周刊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地点,拍摄了北京复工第一天的人们。或是职责所在,或是迫于生计,疫情中,他们生活的齿轮已经开始运转。

2月10日,星期一

北京,霾,-4℃~10℃

日出时间:07:13,日落时间:17:43

4号线是北京早高峰最堵的地铁之一。从终点站天宫院,到可以换乘10号线的角门西,这里往常总是挤着很多住在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的北京上班族。可2月10日的早高峰时段,4号线的屏蔽门前没人排队。每节都有空座的车厢里,有人为了和其他乘客保持安全距离,主动站在角落。

西起北京西站的7号线要更空一些,一排座位只有两三人。这里没有吵架、没有打电话、没有任何一个人拿手机外放,车厢静得能听到地铁防疫广播的回音。

私家车的数量没有明显的变化。早高峰时段末尾,在一条不算拥堵的路上,一个红绿灯能拦下约8~15辆车。驾车的人基本都戴着口罩,一位5旬左右的网约车司机将口罩的内侧戴在外侧,他“库存”不多,想正反轮着用。

海淀区中关村长远天地大厦前,负责登记的防疫站点已经开始工作。工作人员身着防护服,对进入大厦工作的员工进行体温检测。这栋办公楼和附近的丹棱SOHO一样,谢绝外来访客进入。

从车库进入办公楼的员工同样需要先停车登记。没有车辆出入时,一位工作人员背过身去,让同事帮忙在自己身上喷消毒液。

相比于中关村的互联网公司,前门周围的旅游公司“冷清”了许多。上午9:30,去往长城和十三陵的车一辆都没有启动。走到旁边才发现,门票售卖点早已关闭。当然,附近也完全没有游客驻足。

大栅栏有六七家店铺坚持开业。店主用鸡毛掸子扫着玻璃门上的浮灰,即便街上只有作为工作人员的保安和保洁。

另一条街的一家银行营业厅前,一位老大爷皱起眉头。他好不容易骑车赶到的银行没有营业,旁边的自助取款机可以使用,他没有过去。

流浪汉暂时没有银行业务方面的顾虑。正坐在路边擤鼻涕的他,现在更需要一个口罩。

上午11:30,一位女士出来买午饭。她戴着帽子、墨镜、口罩,再加上刚从外套兜里掏出来的一次性手套,刚好凑齐“外出防护四件套”。

位于北京CBD中央商务区的朝外SOHO,是外卖小哥的重点服务区。办公楼里的人需要统一下楼取外卖,漫长的等待时间里,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打电话。

一位完成朝外SOHO配送任务的外卖小哥将车停在垃圾桶旁边,扔了几张用过的卫生纸。刚才没找到垃圾桶,他不想扔在路边,便一直攒着。

环卫工人已经开着工作车前往下一目标地。他们衣服上亮眼的橙色,现在是北京街上最常见的颜色。

中午12:00的一辆公交车上,阳光晒得座椅发烫。看到坐在最前面的男人摘下口罩,两名年轻乘客果断坐在后排。

下午的朝阳大悦城没什么顾客。服装店约有10%开业,饭店约有90%开业,员工基本都在玩手机。8楼人流密集的电子游戏中心已经暂停营业,如果不去看门前的停业通知,很难有顾客意识到,位于游戏中心左边的,就是电影院。

儿童教育、玩耍区域暂停营业,小桌子、小椅子上看不见平常被孩子们丢得乱糟糟的书本玩具。一位母亲在隔壁开业的饰物店选玩具,她径直跳过了毛绒玩具区,选了两款带塑料包装的。

寒假中的中小学生正在为网课发愁,注定与校园里的篮球无缘。操场上一片灰蒙蒙,一侧的乒乓球台上,无数大颗粒沙土清晰可见。

成年人无缘的是时尚街拍,三里屯太古里的店铺,不允许出现不戴口罩的人。趁着旁边的安保大叔正靠着装饰门打盹,三名年轻人在一家店铺门口摘下口罩,点起了烟。

咖啡厅是这里少数允许摘下口罩的地方,不过顾客进入前,要被店员检测体温。一位外国女人选择了靠在窗边的位置,还有一位戴着耳机的外国女孩在窗边打开电脑办公。

临近下班时间的十字路口,骑着自行车的买菜大爷和骑着摩托车的男人相遇。街边不时传来几声猫叫,那是男人背包里的宠物发出的。

已经复工的快递小哥停在小区门口核对订单,他最近不用将快递一家家送到门口了。堆在地上的纸箱中,一大箱某消毒品牌的货物等待主人认领。

在超市买消毒液基本不可能实现了。某平价超市销售消毒产品的货架上,员工还来不及撕掉促销单,产品就已被抢购一空。这家超市还有两排空掉的货架,销售的产品分别是面粉和肉类罐头。

一位年轻男顾客已经采购完毕,长长的青菜叶子露在背包外面。他望去的方向,一位暂无订单的外卖小哥,正蹲在同样没有订单的手机店门口玩手机。若是平时,逛超市的人路过手机店总要问上两句,外卖小哥早该为周围居民的晚餐忙碌。如今,居民都在家做饭,卖早餐、炸鸡、拉面的小铺子大都暂停营业了。

夜幕即将来临,工作日总是人来人往的地铁站口,没有卖花的老奶奶和烤红薯的大叔,也没几个出站的人。一位男士在人行马路前驻足,他在等代表暂停的红灯过去,代表通行的绿灯到来。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