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化、格局洗牌、国潮进攻…一切向“新”的趋势下,经销商如何抉择?
现在市场逐渐恢复,消费也开始慢慢回暖,经销商更应该抓这几个月的时间窗口,多与终端沟通交流,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做好团队培训,以此备战年。
作者|圈姐图片|网络年的变化已经是“非自然”的状态,这一年发生了很多大事,如俄乌战争、飞机坠毁、疫情大爆发等,无时无刻不在考验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这些变化既关乎着产业、企业,又关乎着所有的人,这就需要在这多事之秋的一年,大家携手共抗困境,静待春暖花开。所以,全国各地的每个角落都在年表现的不一样,就如笔者所在的汽车后市场行业,在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疫情冲击下、一次又一次的行业变革下,也在近两年出现了“分水岭”的迹象。在不断内卷的形态下,在行业加速分化、消费升级趋势不断强化的当下,对于汽车零部件经销商而言,机会在哪里?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逆流而上,才不能被时代的洪流所淘汰?
各种利好举措下趋势回暖汽车零部件企业机会在哪
不得不说,不断在逆境的环境下发展已经让企业真正意识到了“难”。相比较去年同期,年第一季度产值同比下滑5%,各品类的进厂台次、销量均有下滑,其中蓄电池和空调滤清器小幅下滑,基本接近年同期水平;机油、轮胎同比下滑约6%;减震器、齿轮油、机油滤清器、自动变速箱油同比降幅较大,均在7%以上。相比较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各类型的门店进厂台次同比均下滑,其中快修快保类门店下滑幅度超20%,相较于一季度降幅进一步扩大。另外,本季度大约有两个月的时间,市场处于持续回暖的过程中,对比一季度可见的是一站式进厂台次恢复速度较快,二季度已增长2.8%,维修类门店亦接近一季度台次水平。相比较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产值降幅明显收窄,综合来看呈现回暖态势,小微店恢复速度较快,进厂台次增幅均超10%,显著高于中大型门店。另外,相较去年同期,第三季度,大部分品类销量全域呈下滑态势,其中仅空调滤清器、蓄电池、齿轮油在部分地区出现正增长。从上述一次次对比的数字来看,背后蕴含着行业的走势,也或将预示着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时机已经到来了。自第二季度开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引导和扶持汽车零部件行业,鼓励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技术升级、自我创新等途径,加速节能减排、提升产品质量。同时,限购地区政策的放宽和鼓励消费等举措,为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让处于低迷的市场出现了反转,让行业发展持续走上回暖路线。在这么一个确定性和红利不再随处可得的时代,更不能人云亦云的胡乱折腾、反复的尝试,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加速死亡倒下。所以,笔者在这里提醒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国家的助力下,更应该静心下来,提升自己专业领域知识,梳理和拓展自己的思路,并且运用新时代处于稳定的新兴工具、增长渠道,让自己不在这场洪流中被淘汰。一切向“新”的趋势下经销商如何抉择
回过头来说,在这极具困难的日子里,每个行业、每家企业都在努力的前进,对于大企业来说,有足够的体量和底蕴去应对一次次的困境,而对于那些真正走在一线,首先受到冲击的经销商们怎么办?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他们有哪些机会?应该如何抉择?今年,从行业形势来看,各种因素的影响,加速了行业的分化和格局的洗牌,也正因如此会给经销商迎来重构自己产品线和新产品代理的机会。这样难得的好机会经销商应该紧紧抓住,深入了解自己所掌握的终端属性,重新选择有品质保障、有品牌背书、有利润空间、有渠道支持的产品。现在市场逐渐恢复,消费也开始慢慢回暖,经销商更应该抓这几个月的时间窗口,多与终端沟通交流,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做好团队培训,以此备战年。除此之外,大家都知道,在庞大的汽车保有量下,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整车厂力图通过控制成本维持利润率,而对于原先进口的零部件,在产品质量和性能相同的情况下,逐渐开始选择具备价格优势的本土供应商,所以导致汽车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趋势不断在加快。所以,这几年国产化的浪潮为具备先进制造能力的本土企业提供了机遇,本土企业凭借本土化和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以及所积累的先进行业技术,获得了更多客户资源,进而扩大了市场的影响力。以此来看,国产品牌的崛起,可以说是实力的崛起。在过去,经销商往往会选择大众化的品牌和产品,现在是新消费时代,以年轻化趋势为主,并且在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国货作为自我和时尚态度的最优选择。所以,国货崛起也为经销商选品策略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想要抓住时代赋予的机会,经销商品牌定位准确,找准切入市场的好角度。另外,在新时代的消费群体下,这就要求经销商和消费者联系起来,对本区域的消费者喜好和消费水平有清楚的了解,要选择抛弃一些“冷”产品,针对市场、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提供差异化产品,才能更容易实现弯道超车。总而之言,年各行各业都太难了,尤其是经销商要在不确定性的时代中做出确定性的选择,更是难上加难。当前,一切向好的机遇正在慢慢到来,更要澄澈思考,是要做加法还是减法,或者说,是拥抱还是转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