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7
浙江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赵碧莹
不是只有上市公司企业家的创业故事才足够精彩,如果你有时间和我市一些老板们坐下来聊一聊,他们都会用自己的经历为你展现一个从苦干到成长再到各自精彩的企业发展故事。
日前,记者就在台州双荣达机械有限公司坐了一个上午,听他们的总经理吴钦荣讲述一场属于双荣达机械的“高精尖”齿轮炼成记:从家里的客厅、厨房、地下室到多平方米的厂房,从一台冲床到三四十台冲床,从滚齿机生产齿轮到精冲设备精细冲裁,从摩托车配件到农机、汽车配件……双荣达的成长和发展,就体现在这些变化里。
一次成型效率高,转型生产精冲件
“台州生产齿轮的企业有很多,而我们的优势就在于我们生产的是精冲齿轮,一次成型,品质好、效率高,不像用滚齿机生产齿轮,要经过多道工序。”吴钦荣说,精冲齿轮因为设备和模具投入都很高,所以到现在为止,台州内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还不多。
什么是精冲?记者查阅了相关资料,精冲属于无削加工技能,是在一般冲压技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精细冲裁办法。这种加工办法的效果是冲件的冲切面在其整个料厚上没有裂纹和撕裂。此外,还可以达到最严的尺寸精度和平直度公差。
吴钦荣从年就开始生产齿轮,直到年,他从冲压行业转型到精冲行业,而那时候,整个国内精冲行业才刚起步。
“精冲行业发展了这么多年,但到现在都还不是很成熟,很多企业还是选择从国外进口精冲件。”他认为,国内精冲行业之所以发展得如此缓慢,主要是因为很多企业没有实力购入精冲生产设备,要知道,一台吨或者吨精冲冲床的进口价要上千万元,而且用在这些冲床上的模具也要三四十万元一套。
但吴钦荣觉得,精冲产品未来肯定有市场。“这么说吧,滚齿机生产齿轮要经过车床、滚齿、冲孔等多道工序,而且因为滚齿机生产冲压件时是直接热处理的,所以齿轮材质比较硬,容易落齿。精冲齿轮耐磨性就比较高,因为使用的是低碳钢,表面硬度高,但内里有韧性,不易落齿。现在汽车行业很多都要求精冲件,所以市场需求量比较大。”他说,同样时间,精冲设备能生产两三千件齿轮,而滚齿机只能生产两三百件。
自主改造精冲机床,中马集团是引路伯乐
那么,吴钦荣生产精冲件的灵感又来自哪里呢?
“这多亏了中马集团的提醒。”他说,双荣达为中马集团生产配套产品,和对方闲聊行业发展时,对方给出了一个建议:可以试着开发精冲件,因为这个产品现在还没有人做。
有人也许会问:难道就因为这个建议,吴钦荣就决定转型了吗?不是说精冲机床投入要上千万元吗?他是怎么下决心投入的?
事实上,他也没有舍得购入进口精冲机床,而是选择了自己改造。“我是学模具出身的,父亲从事的也是机械行业,所以从小对这一块就比较精通,对冲压件和精冲件的生产原理也心中有数。当时想要做精冲产品时,我就在考虑怎么才能用国产设备替代进口冲床。”后来,吴钦荣成功将液压机改造成了精冲机床,虽然比进口设备的生产工序多了一点,但是能够满足生产需求,而且一套设备的成本才60万元左右。“模具的成本也不高,改造后,我们一套模具的成本只需5万元。”
双荣达和中马集团的缘分不只精冲件,甚至可以说,中马集团就是双荣达的伯乐。
吴钦荣早在年就开始创业,但那时候他生产的是纺织设备的配套产品。“上世纪90年代,传统的纺织配件行业进入低潮期,要么转型‘高精尖’,要么就会被淘汰。”当时,吴钦荣的企业产值不高,只有百来万元,他并没有太多的信心能够转型成功。眼看着身边很多同行都放弃了纺织配件行业,最后吴钦荣也选择了另谋发展。
他看中了汽摩配行业。
年,汽摩配行业在温岭还是新兴行业。吴钦荣觉得,未来交通工具肯定会越来越便利,汽摩配行业肯定有前途。
生产汽摩配件两年后,吴钦荣开始和中马合作。年的中马规模也还不大,厂房不过15亩。中马有需求,他们能生产,两家企业一拍即合,一直合作到了现在。“我们一年能够为中马集团配套生产万元的产品。因为合作得很好,有时候中马开发产品碰到技术难题时,还会邀请我们一起去探讨研究。”
场地限制发展,新河镇送来“及时雨”
不过,一年为中马配套生产万元产品已经是年之后的事了。而在年,双荣达一年只为中马供货十几万元。
“我们刚开始发展时,只有一台冲床,就在家里生产,家里连电都没有,我们只能蹭别人家的电来生产。因为能力不足,大一点的摩托车厂都没法合作,只能找配套生产企业接单,进行二次配套生产。”吴钦荣说,因为是在家里生产,那时候,中马的老总来参观,只能低着头进门。
“说起来,我们的第一台吨冲床,还是中马借钱给我们买的呢。”吴钦荣想起这件事情,至今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一开始,我们只有15吨、25吨的冲床,这些冲床价格不贵,一台才几千元到1万元不等。吨的冲床当时的价格是9.6万元,我们肯定是买不起的。”他说,也许是因为对他们的产品比较满意,中马在自己发展的同时,想让比较满意的配套企业一同成长起来,所以他们拿出了这笔钱,替吴钦荣将冲床买了回来。
后来,随着订单多起来,吴钦荣家里的冲床越来越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地下室、架空层、厨房、客厅、院子,都摆满了冲床。
但厂地毕竟有限,当家里的角角落落都没有了空间后,他们也没有了扩大规模的能力。
就在这时候,新河镇送来了“及时雨”。
2年,新河镇工业园区推出了一批土地,那时候企业少,资金也少,买的人不多。“当时,中马集团已经发展起来了,对配套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必须得自我提升,在家里生产是远远不够的,要向规范化和规模化发展,所以我咬咬牙,在新河买了5多平方米的厂房。虽然那时候地价便宜,但我们也花了上百万元,可以说是极限了。”
有投入就会有回报。
不仅一直保持着跟中马集团的合作,双荣达还接到了大长江集团、五羊本田等多家国内外知名厂家的订单。
开发汽车和农机配件,跟着中马一起成长
近几年来,双荣达配合中马集团又进行了一次转型,将产品从摩托车配件转型到了汽车配件。
“这几年,摩托车行业开始走下坡路,人工、材料等各方面成本都在上涨,但是摩托车的价格没怎么涨,利润空间严重压缩。中马集团之前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们开始转型生产汽车变速箱等产品。”吴钦荣说。
年左右,随着中马集团重心的转移,双荣达也开始改变方向,生产出了用于汽车上的齿轮配件。“和摩托车配件相比,两者之间虽然工艺差不多,但汽车配件要求更高一些,在精细度、外观细节等各方面都需要提升,所以利润也更高一些。”
除了汽车配件,双荣达还开始生产农机配件。“不只工业在‘机器换人’,农业也在‘机器换人’,如今市场上农机设备正热,但农机里面的很多精冲件从国外购入的成本太高,所以很多企业都在寻找国内产品。”机缘巧合之下,吴钦荣之前和来自黑龙江哈尔滨的一位工程师合作,成功生产出用于农机上的精冲件,于是一些农机企业在这位工程师的推荐下,找到了双荣达下订单。“现在,我们一年能接到几百万元这类产品的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