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首台套丨重庆机床集团瞄准卡脖子

开栏语: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是指经过创新研制,品种、规格或技术参数等有重大突破,具有知识产权但处于市场推广初期的首台(套)成套装备、单体装备和关键核心部件等装备产品,具有高新技术突破、带动产业发展、市场潜力较大等突出特点,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日前,市经济信息委举办年重庆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新产品发布会,现场27个“重庆造”新产品让人眼前一亮。它们都实现了哪些技术突破?有怎样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YT十三轴数控五轴联动精密高效双工作台磨齿机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此次发布的27个首台(套)产品中,重庆机床集团YT双工作台磨齿机、YE数控滚齿机、Y(D)CNC数控滚齿机等3个产品,获得重庆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

首台(套)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据介绍,YT十三轴数控五轴联动精密高效双工作台磨齿机,具备智能化编程、控制、补偿,及各种齿面复杂修形功能,加工齿面波纹度1.5μm,加工精度3级,是新能源汽车齿轮磨削加工装备。Y(D)CNC高效重切数控滚齿机,采用国内首创的滚齿机空间运动分配和新型组合运动副,结合先进的直驱技术,实现大模数齿轮的高效精密加工,加工精度7级,是少齿数大模数齿轮滚齿加工装备。

YE数控滚齿机是国内首台大模数大切削量高刚性干式切削的七轴数控四轴联动滚齿机,机床特有的设计解决机床在干式、微量润滑、水基切削等多种工艺条件下的低成本和绿色环保加工难题,加工精度6级,是新能源汽车、商用车齿轮滚齿加工装备。

△YE数控滚齿机床,填补了国内七轴数控、四轴联动数控机床空白。

相关负责人介绍,年重庆机床集团联合长安汽车、青山工业攻关新能源汽车智能驱动技术,其产品在长安汽车传动系统齿轮加工设备占比达60%,重庆机床集团已成为重庆市乃至全国汽车产业链的核心企业。为此,重庆机床集团加速新能源汽车齿轮加工机床的研发,为重庆建成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助力。

此次认定的3个首台(套),均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装备产品,如YE数控滚齿机床,填补了国内七轴数控、四轴联动数控机床空白。它使用重庆机床集团独有的高精度、高刚性蜗杆蜗轮副分度技术,是一种具有消隙功能的新型机械式分度技术,解决了国内高端装备高精度、高刚性回转分度技术难题,也很好地解决了国家在国防军工、重大工程等领域的卡脖子问题。《Φmm高精度圆柱蜗杆蜗轮副及球面蜗轮副》技术成果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Y(D)CNC数控滚齿机

国内市场占有率55%

机床被喻为“工业母机”,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一个国家装备制造水平提升的基础,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我国机床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较完备的产业体系,但国产高端数控机床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机床集团已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密磨齿机、大型精密滚齿机、绿色干切滚齿机、剃齿机、齿轮加工自动化生产线等,产品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了“卡脖子”问题,数控齿轮加工机床国内市场占有率在55%及以上。

未来,重庆机床集团将继续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凭借平台优势,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加大产品研发力度,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合作机制,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单位,联合开展高端数控机床基础理论、加工机理、虚拟仿真、性能试验、原理算法、数学模型及智能化等理论、基础共性技术研究。在基础理论突破基础上,开展机床核心功能部件、数控系统、控制软件及智能化、用户成套工艺系统等核心技术攻关,突破瓶颈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并将这些研究成果软件化、规范化、标准化,大力推进其产业化应用,打破国外对高端数控机床瓶颈技术和产品的垄断,促进和带动高端数控机床及其上下游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上游新闻记者侯佳

编辑:饶治美

责编:陈晶晶

审核:张松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3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