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必备知识你知道变速箱有哪些类型,又该

就汽车的行驶来讲,一是要有劲,不能有气无力,这是发动机的职责;二是要好使,想快则快,想慢则慢,主要是变速器的职责,变速变速,就是变快变慢的意思;三是操作起来方便简单,这则是离合器与变速器的配合问题。一部汽车性能如何,发动机确实重要,但是没有与之完美匹配的变速器也是枉然。

绝大多数人由于对汽车不了解,对变速器更是不认识,在购买汽车甚至在使用中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那么,汽车上的变速器又有哪些类型,各自性能又有哪些不同呢?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由于涉及一些机械常识,尽可说得通俗一些,但是仍然避免不了专业术语,你得慢慢理解,当然理解起来也不是太难。

1、手动变速器(MT),一般被驾驶技术好而又愿享受操作乐趣的人士选用

手动变速器是变速器的老祖宗,其他变速器都是在手动变速器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手动变速器一般标注为MT,有的称之为机械式变速器。实际上这个称呼极不准确,因为所有变动器都是机械式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电子变速器。

手动变速器的称呼比较准确,因为这种变速器是通过人工操作而改变速度的。你挂到一档就是一档的速度,你挂到五档就是五档的速度。其原理就是,让不同的齿轮副承担传力变速的职责,每对齿轮副的变速比都不同,所以速度就不同。

手动变速器主要由输入轴、输出轴、中间轴、倒档轴以及相应的齿轮副组成(齿轮副是指两个齿轮是配对设计、加工的,不能调换),外加轴承和油封,有的还有同步器。动力由输入轴传入,经过中间轴与输出轴上的齿轮副而改变速度,再从输出轴将动力传给减速器,最后传给车轮。

手动变速器的优点:

(1)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因为零件较少,制造成本较低,所以多用于价格较低的汽车上。

(2)可靠性高,维修简单。机械常识告诉我们,结构越简单,越不容易出故障,所以可靠性就高。既然结构简单、零件较少,维修不仅简单而且费用较低。从这里可以得出一个买车的常识,如果你想省事,最好购买结构简单的汽车,免得被故障所烦。当然这是另外一回事。

(3)换档速度快,应变能力强。由于人工换档,免去了机械运动的那种程式化的过程,换档速度自然要快。手动变速器可以越级减档,当遇到特殊路况时,应对自如,所以更具驾驶乐趣。尽管现在自动变动器越来越多,手动变速箱在赛车领域和部分消费人群中依然受到欢迎,就连一些高级跑车也依然沿用手动变速箱。

手动变动器的缺点:

对操作者的技能要求较高,这需要有较丰富的操作经验。因为为了避免换挡时伴有的顿挫感,必须精确把握换档时机,需要手(换档)脚(控制油门与离合器)脑三者之间的密切配合。实际上,现在的手动变速器都有同步器,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换档时的冲击,只要挂档速度不要太快和松离合器不要太猛即可。

2、自动变速箱(AT),一般被驾驶技术不熟练而又怕麻烦的人士选用

自动变速箱一般标注为AT,在操作方面与傻瓜照相机有相似之处。随着照相机的普及,许多人又掌握不好曝光速度与光圈大小的关系,为了减少操作的难度,于是照相机厂设计制造了傻瓜照相机。同样道理,随着汽车的普及,许多人在换档时掌握不好离合时机与换档时机的关系,为了减少操作的难度,汽车制造厂就研制出自动变速器,让机械代替人工换档。

由此可知,自动变速器与手动变速器的差别在于,不仅多了一套自动换档系统,而且还将离合器整合进了变速器之内,即所谓的变矩器,并且需要改变齿轮结构。仅是其中的行星齿轮,加工制造就变得非常复杂。如此这般,制造成本不可能不增加,价格不可能不提高。一切都是有代价的,相当于你请了一个换档的保姆,你得多付一些银子,毕竟让你省力省神了。

可见,自动变速器还是有档位的,只是换档自动进行。自动换档系统最早是液压式的,后来发展到液压与电动混合式的,接着又有纯电动的。这么多的功能组合在一起,机械动作是相当复杂的,作为使用者对此不必搞懂弄明白,知道有机构代替你换档即可。

自动变速器的优点:

(1)操作相对简便,对驾驶者的技术要求不高,适合大众消费。

(2)驾驶强度降低,驾驶者相对比较轻松与舒服。

自动变速器的缺点:

(1)结构简单,价格较高。零件多了,所有材料就多,加工用时就多,处理工艺就复杂,甚至还用到特殊的大型设备,价格自然较高。

(2)可靠性降低,维修较复杂。这与手动变速器刚好相反。

(3)换档速度降低,应变能力变弱。在日常生活当中,当有人干什么事情都是一步一步的进行时,如果有人着急,就会说:“怎么这么机械!”自动变速器只能按照设计的方式进行换档,不可能像人那样极为迅敏地见机行事。

(4)油耗相对较高。机械换档也是要费力的,这个力来自发动机,而发动机是烧油的。所以同一款汽车,自动变动器的油耗要高于手动变速器。

3、手自一体式变速器(AMT),一般被既愿意省事省力又比较看重油耗的人士选用

这是一种将手动变速器功能与自动变速功能揉合在一起的变速器。换句话说,是将汽车的手动换档和自动换档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变速器。如此设计既是为了提高自动变速箱的经济性,又提高驾驶的操作性,丰富驾驶者的体验。

该类变速器结合了自动变速器和手动变速器的优点,既具有自动变速器自动变速的优点,又保留了手动变速器齿轮传动的效率高、成本低、结构简单、易制造的长处。它保留了手动变速器绝大部分原零件与部件,生产继承性好,改造的投入费用少。

其原理是,电子控制单元(ECU)采集各种数据,并按照事先设计的程序、对发动机供油、离合器的分离与结合、变速器换档三者的动作与时序实现最佳匹配,从而获得优良的燃油经济性与动力性能以及平稳起步与迅速换档的能力,达到驾驶员所期望的结果。

手自一体式变速器的优点:

(1)结构相对简单,制造成本有所提升但又有所控制;

(2)可靠性相对较好,维修相对简单;

(3)既有自动变速的优点,也有手动变速的效率,对于车主来讲具有轻松与省油的好处。

手自一体式变速器的缺点:

(1)变速过程中的强烈顿挫感无法避免,换档舒适型不佳;

(2)换档过程中可能发生动力中断,平顺性不算太好。

4、双离合变速箱(DCT),适用于追求新颖的人士选用

顾名思义,双离合变速器具有两个离合器。那么,这种变速器是哪种变速器基础上安装两个离合器的呢?是在手动变速器的基础上改进的?乍一看齿轮部分,它没有液力变矩器和行星齿轮组这些复杂的结构,很像手动变速器,实际上是将两台手动变速器的功能合二为一,组合在一个系统之中。

它有两个由电子控制及液压推动的自动控制离合器,同时控制与发动机动力的通断。一个离合器负责奇数档(1、3、5档)的动力通断,一个离合器负责偶数档(2、4、6档)的动力通断。当挂上偶数档时,奇数档离合器断开,动力传向偶数档离合器,偶然档工作。反之亦然。

在变速箱工作过程中,当一个档的齿轮副啮合而接近换档之时,下一个档位的齿轮副已被预选(由于第二个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而未接通动力)。当换档时,一个离合器分离切断动力时,另一个离合器接合而将动力传给原来预选的齿轮副。这四个动作都是在电控单元的控制和作用下自动进行的,因此换档反应极快,在整个换档期间能确保最少有一组齿轮在输出动力,理论上动力不会出现间断的状况。

实现上述不间断传递动力的装置主要是一个空心轴——外面的轴是一个管子,管子里面的轴是实心的,两者组成了一个复合轴,实际上与行星齿轮的结构有些类似。里面的实心轴连接1、3、5及倒档,外面空心轴连接2、4、6档,两个离合器各自负责一条传动轴的接合与分离动作,两轴交替传递动力,实现动力传递的不间断。

双离合变速器的优点:

(1)换档快。双离合变速器的换档时间非常短,比手动变速箱的速度还要快。

(2)能省油。双离合变速器因为避免了动力中断,也就是让发动机的动力一直在利用,在换档过程中几乎没有功率损失。相比传统行星齿轮式自动变速箱更利于提升燃油经济性。

(3)舒适性好。因为换档速度快,所以每次换档都非常平顺,顿挫感已经小到了人体很难察觉的地步。

双离合变速器的缺点:

(1)成本较高。双离合变速器的结构复杂,制造工艺要求比较高,而且比传统手动变速箱笨重,所以成本也是比较高的。配备双离合变速器的,都是一些中高档车型。

(2)不适合猛烈操作。双离合变速箱能够满足一般性的操作,对于激烈操作则有些能力不足或是说经受不起。因为如果是干式离合器会产生太多的热能而使效能降低,如果是湿式离合器则因摩擦不足而影响传递效率。

(3)传递效率相对低一些。由于电控系统和液压系统的存在,双离合器变速箱的效率仍然不及传统手动变速箱,特别是用于传递大扭矩的湿式双离合器变速箱更是如此。

(4)早期双离合器变速箱可靠性欠佳。这在前面已经有所涉及,可靠性随结构复杂性的提升而降低。

5、无级变速器(CVT),适用驾驶技术不熟悉和过分追求操作平滑性的人士选用

无论是手动变速器,还是自动变速器,以及手自一体式变速器和双离合变速器,其动力传递是由一对对的齿轮副承担的,其特点是各对齿轮副的变速比(或是传动比)都是固定而且是有级差的,比如一档是4,二档是3,三档是2、四档是1、五档是0.8等(实际变速比不可能是整数,这只是举例说明),换档就是换变速比。

无级变速器内部并没有传统变速箱的齿轮传动结构,而是由两个可改变直径的传动轮以及传动带传递动力。我们知道,一般性的皮带传动,其变速比也是固定的,因为主动轮与被动轮的直径是固定的。无级变速器的轮带传动,其传动轮的直径是可变的,这就是无级的奥秘所在。

无级变速器主要由主动轮组、从动轮组、金属带和液压泵等零件和部件组成。金属带由两束金属环和几百个金属片构成。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各由一个可动盘和一个固定盘组成,其中的可动盘由液压驱动而能在轴上滑动。可动盘与固定盘都是锥面结构,安装在同一个根轴上,而且小头相对,两者的锥面形成一个V型槽并与V型金属传动带啮合,实现动力传递。工作中,无论是主动轮组还是从动轮组,当其可动盘作轴向移动的,也就改变了两个锥面形成的V型槽的开度,即改变了两个轮组的工作半径,从而改变了传动比。

汽车开始起步时,主动轮组形成的工作半径较小,从动轮组形成的工作半径相对较大,获得较大的传动比和扭矩,从而保证汽车有足够的驱动力以及较大的加速度。随着车速的增加,主动轮的工作半径逐渐增大,从动轮的工作半径相应减少,传动比逐渐下降,使得汽车能够以更高的速度行驶。由于传动比的变动是平滑过渡的,不像手动变速器换档时变速比那种台阶式变动而形成冲击,行驶达到行云流水的柔和。这一切都由控制系统自动控制。

无级变速器的优点:

(1)结构简单,体积小,零件少,大批量生产后的成本低于普通自动变速器的成本。

(2)具有较高的传送效率,功率损失少。由于工作速比范围宽,燃油经济性高于其他自动变速箱,仅次于手动变速箱。

(3)工作平顺,较为环保。由于工作速比范围宽,能够使发动机以最佳工况工作,改善了燃烧过程,降低了废气的排放量。

无级变速器的缺点:

(1)传动带无法承受较大的载荷,容易损坏,出故障的概率较高。

(2)由于传动带的这种缺陷,使之多应用在小排量、低功率的汽车上。

变速器变速器,主要功能就是改变速度,速度的改变也导致扭矩的改变,所以汽车行业将变速器的功能概括为变速、变扭、变方向。变速变扭是合二为一,速度越高、扭矩越小,速度越低、扭矩越大。而改变方向则是针对倒档而言。倒档也同样是变速变扭的。

变速器类型虽多,但不能用好与差去评价,只能说各有优点缺点。人们在购买车时,可以各取所需。你说对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