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吉林大学王望

北京白癜风医院怎么走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registers.html

汽车形式的选择(区别):(1)轴数

(2)驱动形式

(3)布置形式:前置前驱FF、前置后驱FR、后置后驱RR

2.客车布置形式:

(1)发动机前置后桥驱动

(2)发动机中置后桥驱动

(3)发动机后置后桥驱动

3.汽车主要参数包括:尺寸参数、质量参数和汽车性能参数。

4.汽车的质量参数包括:整车整备质量、载客量、装载质量、质量系数、汽车总质量、轴荷分配等。

5.汽车总质量ma

乘用车

商用货车

式中:总质量ma,整备质量m0,载质量me,n/n1为包括驾驶员和随行人员在内的人数,每人65kg。

6.汽车的动力性参数包括:最高车速、加速时间、上坡能力、比功率和比转矩等。

7.汽车比功率Pb和比转矩Tb:比功率Pb是汽车所装发动机的标定最大功率Pemax与汽车最大总质量ma之比。它可以综合反映汽车的动力性。

转矩Tb汽车所装发动机的最大转矩Temax与汽车最大总质量ma之比。它能反映汽车的牵引能力。

8.操纵稳定性参数:

(1)转向特性参数

(2)车身侧倾角

(3)制动前俯角

9.乘用车车身的基本形式:折背式、直背式和舱背式。

10.客车车身有单层双层之分,按照车头形式不同又有平头式和短(长)头式。

11.轮胎数据的描述(/65R15)

12.整车布置的基准线:

(1)车架上平面线

(2)前轮中心线

(3)汽车中心线

13.H点和R点:

(1)能够比较准确的确定驾驶员和乘员在座椅中位置的参考点是躯干和大腿相连的旋转点“跨点”。实车测得的“跨点”位置称为H点。

(2)进行总布置设计之初,先根据总布置要求确定一个座椅调至最后、最下位置时的“跨点”,并称这点为R点。

14.离合器包括: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和操纵机构。

15.压紧弹簧和布置的形式选择:

(1)周置弹簧离合器

(2)中央弹簧离合器

(3)斜置弹簧离合器

(4)膜片弹簧离合器

16.离合器的基本参数主要有性能参数β和p0。

(1)后备系数β:定义

(2)单位压力p0:定义

17.固定轴式变速箱:(1)两轴式;(2)中间轴式。

18.变速器换挡机构有:直齿滑动齿轮、啮合套、同步器换挡{三种形式}

19.同步器有:常压式、惯性式和惯性增力式{三种}

(2)惯性式同步器有:锁销式、滑块式、锁环式、多片式、多锥式。

20.同步器主要参数:

(1)摩擦系数f

(2)同步环主要尺寸

(3)锁止角β

(4)同步时间t

(5)转动惯量

21.刚性万向节:不等速万向节、准等速万向节、等速万向节

22.(简答)附加弯矩的由来P

23.(简答必有)准等速万向节传动P

24.万向传动轴的计算载荷:

(1)按照发动机最大转矩和一挡传动比来确定

(2)按照驱动轮打滑来确定(3)按照日常平均使用转矩来确定

25.驱动桥分:断开式和非断开式{两类}。

(1)驱动车轮采用独立悬架时,应采用断开式驱动桥;

(2)驱动车轮采用非独立悬架时,应采用非断开式驱动桥。

26.主减速器的齿轮有:弧齿锥齿轮、双曲面齿轮、圆柱齿轮和硪轮蜗杆等形式。

27.主动锥齿轮的支撑形式:悬臂式支撑和跨置式支撑{两种}。

28.悬架由:弹性元件、导向装置、减震器、缓冲块和横向稳定器等组成。

29.悬架可分为: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

30.独立悬架评价:

(1)侧倾中心高度

(2)车轮定位参数的变化

(3)悬架侧倾角刚度

(4)横向刚度

31.(简答)汽车的轴转向效应P

32.横向稳定器的作用:在不增大悬架垂直刚度c的条件下,增大悬架的侧倾角刚度c。

33.悬架的动挠度fd:是指从满载静平衡位置开始悬架压缩到结构允许的最大形变(通常指缓冲块压缩到其自由高度的1/2或2/3)时,车轮中心相对车架(或车身)的垂直位移。

34.(简答)悬架弹性特性P

35.机械式转向器:

(1)齿轮齿条式转向器

(2)循环球式转向器

(3)蜗杆滚轮式转向器

(4)蜗杆指销式

36.(简答)转向器效率

(1)正效率:功率P1从转向轴输入,经转向摇臂输出所求得的效率。(公式)

(2)逆效率:功率P1从转向摇臂输入,经转向轴输出所求得的效率。(公式)

37.转向系传动比:

(1)角传动比:转向盘角速度与同侧转向节偏转角速度之比

(2)力传动比:从轮胎接地面中心作用在两个转向轮上的合力与作用在转向盘上的手力之比。

38.(1)原地转向阻力矩

(2)作用在转向盘上的手力

39.动力转向器的静特性:是指输入转矩与输出转矩之间的变化关系曲线,是用来评价动力转向器的主要特性指标。

40.电动助力转向部分包括:电动机、电池、传感器、控制器及线束,有的还有减速机构和电磁离合器。

41.电动助力转向机构布置方案:转向轴助力式、齿轮助力式和齿条助力式。

42.鼓式制动器:领从蹄式、单向双领蹄式、双向双领蹄式、双从蹄式、单向增力式、双向增力式。

43.制动器效能因数:在制动鼓或制动盘的作用半径R上所得到的的摩擦力(M/R)与输入力(F)之比。

44.制动器效能的稳定性:是指其效能因数K对摩擦因数f的敏感性。

45.(简答)鼓式制动器效能因数与摩擦因数的关系P

46.鼓式制动器主要参数:

(1)制动鼓内径D

(2)摩擦衬片宽度b和包角β

(3)摩擦衬片起始角β0

(4)制动器中心到张开力F0作用线达到距离

(5)制动蹄支撑点位置坐标a和c

47.盘式制动器主要参数:

(1)制动盘直径D

(2)制动盘厚度h

(3)摩擦衬块外半径R2与内半径R1

(4)制动衬块工作面积A

48.制动踏板力Fp(公式)

49.

公共部分填空公共部分选择公共部分简答

发动机最大功率:Pemax=ηT(vamax*magfr/+v3amax*CDA/)

最大扭矩:Temax=*αPemax/ηp

简答题

P五、悬架侧倾角刚度及其在前、后轴的分配

悬架侧倾角刚度系指簧上质量产生单位侧倾角时,悬架给车身的弹性恢复力矩。它对簧上

质量的侧倾角有影响。侧倾角过大或过小都不好。乘坐侧倾角刚度过小而侧倾角过大的汽

车,乘员缺乏舒适感和安全感。侧倾角刚度过大而侧倾角过小的汽车又缺乏汽车发生侧翻的感觉,

同时使轮胎侧偏角增大。如果发生在后轮,会使汽车增加了过多转向的可能。要求在侧向惯性

力等于0.4倍车重时,乘用车车身侧倾角在2.5。~4,货车车身侧倾角不超过6。~7。。

此外,还要求汽车转弯行驶时,在0.4g的侧向加速度作用下,前、后轮侧偏角之差δ1—δ2

应当在1。~3。范围内。而前、后悬架侧倾角刚度的分配会影响前、后轮的侧偏角大小,从而影响转向

特性,所以设计时还应考虑悬架侧倾角刚度在前、后轴上的分配。为满足汽车梢有不足转向特性的要求,应使

汽车前轴的轮胎侧偏角略大于后轴的轮胎侧偏角。为此,应以使前悬架具有的侧倾角刚度略大于后悬

架的侧倾角刚度。对乘用车,前、后悬架侧倾角刚度的比值一般为1.4~2.6。

P汽车的轴转向效应

前、后悬架均采用纵置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的汽车转向行驶时,内侧悬架处于减载而外

侧悬架处于加载状态,于是内侧悬架缩短,外侧悬架因受压而伸长结果与悬架固定连接剛

车轴(桥)的轴线相对汽车纵向中心线偏转一角度c。对前轴,这种偏转使汽车不足转向趙屴

增加;对后桥,则增加了汽车过多转向趋势,如图6-3a所示。乘用车将后悬架纵置钢板甲

簧的前部吊耳位置布置得比后部吊耳低,于是悬架的瞬时运动中心位置降低,与悬架连按

车桥位置处的运动轨迹如图6-3b所示,即处于外侧悬架与车桥连接处的运动轨迹是o段

结果后桥轴线的偏离不再使汽车具有过多转向的趋势。

P悬架弹性特性

弹性特性此时,悬架刚度是变化的,其特点是在满载位置(图中点

8)附近,刚度小且曲线变化平缓,因而平顺性良好;距

满载较远的两端,曲线变陡,刚度增大。这样,可在有

限的动挠度fd范围内,得到比线性悬架更多的动容量。

悬架的动容量系指悬架从静载荷的位置起,变形到结构

允许的最大变形为止消耗的功。悬架的动容量越大,对

缓冲块击穿的可能性越小。

P准等速万向节传动

四、准等速万向节传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465.html